close

      早晨下樓時遇到鄰居的阿姨,聊著聊著便聊到了關於結婚這件事情。

    「是該考慮一下,但是也不需要急著結婚。」阿姨是幼兒園的照護員,她說她遇到的許多孩子,都是來自於年輕的父母,而這些父母多半是過於年輕,連怎麼照顧好自己的感情都不會,反倒連累了小孩。她說起了她遇到的其中一個案例,母親才二十二歲,父親二十五歲,在現代來看,都還只是個年輕孩子,兩人生了兩個小孩,有一天吵了一大架,隔天便離婚了。大兒子跟著爸爸,後來或許是因為扶養問題而被送到了安置機構,而兩人後來復合,又懷了一個孩子。雙方的家長說,「你們兩個不能夠結婚,因為這樣輔助就拿不到了。」

       既然扶養不起,怎麼會不注重避孕呢?
       養不起就請政府幫忙養,又何必擔憂?
       結婚只是一張證書,一言不合就可以離婚?
       經濟的壓力更勝於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?
       所謂的社會福利、社會輔助,是否令人依賴而養成不負責的心態?
       而憑什麼這些人的行為後果要由納稅人來負責買單?

 

       有很多很多的疑問,然而問題在哪?

       我們活在一個自卑的年代,追求一個完美的面貌,認為要成為某種樣子才值得被愛,我們受到電視劇的影響,想要從另一個人身上得到更完整的愛,卻反倒彼此控制。當然這外在有許多的因素都是環環相扣的,性觀念的隱蔽,不懂得避孕,因為經濟問題而忽略教養,因為我們的父母總是責備與批評,因為大環境使得人們在陷入金錢的泥淖當中‧‧‧大環境的改變,而人心並未有足夠的進步來相以抗衡,過去的人受的教育不會比現在的人多,結婚的年紀或許也挺早,然而過去即使吵架也不會輕易的離婚,即使生了一拖拉庫養不起的小孩也還是會餓著肚子養大,現今打著救助弱勢的口號,然而實質的方案卻較像是寵壞這些人,「別怕,你還有政府(納稅人)幫你擋著。」就好像是家裡有個萬能的媽媽,於是就會養出一個什麼也不會的小孩,甚至嬌生慣養。而或許是從根本我們也不懂得如何建造一個完整的家庭吧,畢竟我們的學習只是告訴我們要賺大錢養活自己,把考試答案都背起來,選擇一個安穩的工作不要去冒險,我們愈往財富的流向走去,便會愈忘記生活的目的,成了一個無底深淵,似乎怎麼也無法掙脫。

       如此被教育的下一代,又怎麼會創造出美好的社會呢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A-sh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